血液从采集到供应要经历哪些过程?
双击自动滚屏 布者:刘瀚丰 发布时间:2013/05/24 阅读:0次 【字体:大 中 小】
有人简单地认为,血液采集后就可以直接输给患者。其实,一份血液从采集到输给患者,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保障血液的质量和安全,保护用血者的健康,无偿献血者献出的血液要经过采集、制备分离、检测、储存、运输等环节才能供应到医院,用到患者身上。制备分离是把采集到的血液分成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多种成分,以满足不同患者的输注需求。血液检测包括转氨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血红蛋白以及血型等七个项目,由不同的检验人员,分别使用不同的设备以及不同厂家的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只有所有检测项目的两次检测结果完全符合要求的血液才能发往临床使用;对不合格的血液由医疗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储存、运输环节要根据各血液成分的储存温度要求,在冷链条件(包括冷藏冰箱、冷藏车、冷藏运输箱)下进行。由此可见,血液从采集到供应,都离不开血站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如果说无偿献血者献出的是一份爱心,那么血站就是爱心的传递者。